查看原文
其他

徐渊/余榴梁:大明弘治年寿字一两银饼

2018-01-26 徐渊/余榴梁 乐艺会



徐渊/余榴梁:大明弘治年寿字一两银饼


徐渊/余榴梁

整理:无名小卒(顾欣)


我们在协助恩师马定祥先生〈万拓楼〉钱币拓本时,见到一枚别致的明代圆形银饼拓本,其直径为4,6厘米,正面中间为楷体直书《大明弘治年》五字,两侧分别为纹银,一两四字,背面是一个很大的(篆体寿字)。据马先生介绍,该银饼是他半个世纪以前所得,重如其文,光边无齿,其厚度相当于后世的银元。惟因年代久远,其来历及归宿己回忆不起了,幸而留有拓本,可供后人研究探讨。

 

故宫博物院藏弘治瓷器 乐艺会图库资料

故宫博物院藏弘治瓷器  乐艺会图库资料



查弘治为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弘治年间(1488~1505),铸有弘治通宝小平铜钱。另外,丁福保《古钱大辞典》拾遗还载有一枚大可当十的弘治通宝钱,系早年郑家相先生藏品。马先生认为,个属开门见山的真货,后归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先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而大明弘治年寿字一两银饼正面文字与弘治大,小钱钱文相类,若系同一时期之物,迄今己有500余年了。


弘治通宝   网络资料


 

在我国,作为贵金属的白银,很早就己作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先秦银质贝币与银布币的出土即是明证。西汉武帝所铸的白金三品和王莽宝货制中的银货二品,则是见之于史书的早期银质货币。


历经各朝,到了金,元,白银的使用更为广泛。金代的《承安宝货》银铤,自一两至十两分五等,为我国有法定计数银铸币的开始。元代更进一步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银锭称《元宝》即从元代开始的。



上海博物馆钱币馆藏品   乐艺会资料


但是到了明朝初期,为了推行宝钞,明政府曾明令禁止用金银交易。据《明史,食货志》,洪武八年(1375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斩。


为了稳定钞值,洪武三十年(1397)及更申交易用金银之禁。成祖初,犯者以奸恶论。到了宣德元年(1426)仍严其禁,交易用银一钱者,罚钞千贯,赃史受银一两者,追钞万贯。


但由于白银的使用由来已久,特别是金元两代的银两制度己经根深蒂固,因此到了英宗即位(1436),终于<驰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明代江西益端王夫妇墓葬出土八卦金钱   乐艺会资料

明代江西益端王夫妇墓葬出土弘治六年金钩   乐艺会资料



由于明成祖在颁令禁用金银之时,还提到(惟置造首饰器皿不在禁例),故民间交易曾采用白银首饰进行,人们把一般流通的白银称之为首饰银,首饰花银,银货等。


到了成化,弘治年间,即15世纪60年代至16世纪初,白银开始大量使用。并根据银色和造型,冠以白银,狮银,细丝白银以及纹银等不同名称,其中纹银代表最优成色之白银。后来纹银成为中国旧时一种标准银的称号,成色为935,374%。


明代 银走乌银百子图龙头手镯  钱钟书提供

清刘起龙将军一品夫人墓葬银器  深圳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叶世昌教授认为,傅衣凌在《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中提到成化十七年(1481)正月的汪思泽契中有<细丝纹银壹拾伍两>的文字,是中国第一次出现(纹银)字样的史料,而大明弘治年寿字银饼中出现(纹银一两),则是到目前为止首次在银制品上出现纹银的字样。虽然明代用银主要仍为银锭(元宝)秤量计重,但这种〈纹银一两〉银饼的制造,也是明代中期白银己广泛使用的一个实证。



唐代五十两银铤 拓片 广东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唐代五十两银铤 拓片 广东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大明弘治年寿字一两银饼,从其形状,制作,文字等方面来看,可以看作是清代的一些自铸银元,如乾隆宝藏,台湾府造寿星银饼,漳州军饷银饼,如意银饼及上海王永盛,郁森盛,经正记所铸银饼等等的前奏。


但大明弘治年寿字一两银饼与清代各种自铸银元不同之处,即它大概不是一种法定的铸币,而是专为祝寿之用的特制品。它可能和福德长寿,福寿延长,龟鹤齐寿等等方孔圆形祝寿钱(有的钱背还有松鹤,人物等图像)有相同的用途。


金代福寿延长光背钱,已故藏家吴膺珩藏


崇祯通宝背寿字大钱及清代一些背有福寿,福寿康宁,万寿无疆等年号钱,则有可能是官炉的祝寿钱。至于银质的祝寿特制品,在近代亦为常见之物,例如过去有些富户在为长辈作寿之时,往往特制一些圆形银质寿牌,上面有某某人几十大寿之类的文字,分发给祝寿者作为纪念品,而官炉铸的机制祝寿银元,则可举广东寿字一两银币为例。


范铸的大明弘治年寿字银饼和机制的广东寿字一两银币,虽相隔足有400年,但均为祝寿之用的银质特制品刘是一致的。而后者当为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深圳博物馆藏祝贺银牌  乐艺会资料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尊老敬老,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由我国造币公司所制作的各类,铜质,银质寿字或寿星图案的纪念章成为人们馈赠长辈和亲友寿辰的理想纪念品。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这些纪念品上,看到当年大明弘治年寿字银饼等祝寿钱币的影子。




马定祥和他的弟子们   选自《马定祥百年诞辰纪念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余榴梁先生   选自《马定祥百年诞辰纪念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余榴梁先生是我国知名的钱币学家。马定祥先生弟子。全国十佳收藏家之一。余榴梁出生乌镇,1951年随父母在上海定居。40多年来,他节衣缩食,苦心孤诣地从事钱币收藏和研究,目前已收藏中外古钱币、金银币、纸币等各类钱币5万枚。余榴梁不仅是位钱币收藏家,而且还是位研究钱币文化的学者。数十年来,他先后在国内《中国钱币》、《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以及香港《钱币研究》、台湾《钱币世界》和美国《珍藏》等报刊发表文章700多篇。编著出版《中国花钱》、《世界流通铸币》、《钱币学纲要》、《中国民间收藏》、《钱币漫话》、《世界钱币大辞典》等专著10多部,为弘扬中国钱币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徐渊先生(左一)  选自《马定祥百年诞辰纪念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徐渊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钱币收藏家,钱币研究专家学者,马定祥先生弟子。早年曾跟随马定祥先生一起编印《泉币之友》,马定祥、马传德、徐渊三人曾著《咸丰泉汇》一书,余榴梁、徐渊、顾锦芳、张振才等著《中国花钱》一书。曾著《太平天国钱考》一书。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余榴梁/陈鸣:钱币收藏大师马定祥先生手迹探源

徐渊/余榴梁:“平王世充时乘”《什伐赤》背“将”字马将

顾欣/陈鸣:一件失踪的国宝,和两张珍贵的原拓

刘桂秋:古代婚俗中的“撒帐”和“撒豆谷”

刘源/胡坚:《重庆大足石刻与同时期花钱相同题材的考证》

胡坚:《西辽花钱:充满神秘未知的领域》

朱浒:张献忠大西国钱币的前世今生

朱浒:党项遗珍——新品西夏钱币发现记

龙光鹏:水书民俗钱币与水族节日

曾钧:铜钱上的对联

懒禅:金代的铸币

老赵:八个辽代娃娃之间的美丽故事

雷星岩:《大明天顺通宝光背大钱考 》

雷星岩:风景入泉来——衡阳八景花钱

刘春声:镂空魅影两千年

一枚千秋万岁钱的奇妙故事

契丹字吉语钱“福寿延长”的文化探索

郭伟亭:我的父亲文博专家郭若愚

陆昕:辽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赏析

陆昕民俗钱币系列谈:《宋代民俗钱币的哲学内涵》

花无缺:论宋金铜镜上的道教思想

宋代人怎么过本命年?《刘源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星官篇》

本命星官不是本命元神《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元神篇》

宋代寿星啥模样?《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寿星篇》

宋代关王钱上的人肉粽子——用三国理解水浒的妙事

修养:从钱币与造像中寻觅中国的爱神“泗州大圣”

谨以此文纪念民俗钱币收藏家木鱼先生:雅玩中的吴膺珩

赤兔斗乌骓,秦琼追关公——刘向东的马钱军团(壹)

胡坚/李宇涛:《古钱上的真武考(最新版)》(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几则)

韩世杰:《“会票”与“汇票”》

春天里的瞬间:玉钱趣谈

一团和气:嘉木美玉和合钱,家有三宝汇吉缘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